分子诊断IVD设备的发展史

2019-10-16 07:41:05
分享: 分享

来源: 基因谷



分子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技术主要包括PCR技术、芯片技术和测序技术。临床检测中,分子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市场占比与生化诊断、免疫诊断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分子诊断在体外诊断中的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筛查及定性定量检测,药物筛选及用药分析以及基因早期的分析。在微生物检验检测方面,分子诊断相对于免疫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基因图谱分析方面,虽然目前相关研究很多,但在该领域应用的临床价值还有待发掘。




分子诊断在体外诊断中的位置


分子诊断和微生物诊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微生物诊断是外部特性分析,而分子诊断则是对内部分子的检测。


表1 分子诊断在体外诊断中的位置 


分子诊断主要技术发展的时间轴


早期的分子诊断设备,多为大型集成化设备,包含很多的操作模块。在原理上,早期的设备并无很多创新,主要是将多种手工操作内容自动化和集成化,发展到基因芯片,才有了原理性的突破。1990年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后来的蛋白组学以及从近期开始的微生物组计划,极大的推动了分子诊断设备的发展。产品方面,较早期时有Affymetrix公司推出的第一块商业化基因芯片。


接下来是PCR仪器的发展。早期的PCR仪器,是简单的DNA解链、复制、复性等过程,除了水浴锅自动化,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数字PCR技术出现后, 与生物信息学和微型加工技术关联起来,发展速度很快。再后来出现了微流控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经历了一代、二代、三代,目前测序技术,仍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分子诊断主要技术发展的时间轴


前处理复杂导至分子诊断的现场应用成为瓶颈


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生化诊断设备不同的地方,很大程度在于样品前处理。免疫检测对象主要是一些游离的大分子,处理相对容易,但分子诊断样本处在细胞当中,处理过程容易被污染,因此前处理系统相对复杂。


分子诊断系统的组成包括样本前处理系统、检测处理系统和分析处理系统。样本前处理系统依据其功能的丰富程度又包括移液操作和核酸提取两个平台,依据使用场所不同分为实验室自动化平台和现场前处理平台。


目前前处理设备中,全自动的移液工作站是比较成功的设备。它是一种全自动、高精度移液系统,专门用于小体积的PCR、qPCR体系配置,能够完全替代手工,保证了配置实验扩增体系的正确性、精密度及重复性。缺点是功能单一,临床及科研应用尚有一定局限性。


贝克曼自动化工作站Biomek i7


核酸提取设备,主要是自动核酸提取仪,该仪器集成了自动移液工作站和标准耗材,在以其预设程序控制下进行核算分离的仪器,这一类自动化系统在科研和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提取方法的核心是免疫磁珠,包括磁珠吸附和磁珠分离等。除磁珠提取纯化方法外,还有其他纯化方法,如柱层析法。


托摩根核酸提取仪 MM96


目前,现场分子诊断还存在诸多问题。免疫检测中可用试纸条等材料,检测方便,但是分子诊断没有这类材料可用,主要原因是样品前处理无法达到这种检测目的。当现场检测时,在很开放的环境下,如何提取纯化DNA,目前仍没有简易方法。现场检测的需求,目前在医院的临检中心还不大,对于基层的卫生所,或许会存在这样的需求,从这个问题也引发出医疗模式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的思考。


分子诊断的三大检测平台


分子诊断主要的检测平台为PCR仪、芯片系统以及基因测序平台。


PCR仪——数字PCR是未来发展趋势


分子诊断设备另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是PCR仪器。常规的PCR目前技术上可提升的空间很有限,但很多部件只有少数几家厂家做的不错。


荧光定量PCR,国内有很多厂家生产,技术、元器件等各方面正在迅速赶超国外仪器厂商水平,但这未必是国内厂商最终的发展方向。得益于光源及检测器件小型化趋势,现在的荧光PCR仪越来越小型化。


数字PCR是PCR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有一些厂商在研究生产,比如锐讯生物、新羿生物、领航基因等。现在数字PCR的售价很高,主要原因是后端检测器件灵敏度要求高,成像器件技术先进,造成成本偏高。当然,因为数字PCR有绝对定量的功能,对于分子检测意义重大。




微滴式数字PCR的检测流程


表2 3种PCR的比较


DNA微阵列——基因芯片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一种传统方法,对于原位切片的分析有一定的意义。仪器本身比较简单,就是荧光显微镜,外加一个壳构成的一个图像分析仪。检测过程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将切片加入设备中,成像。杂交的另一种方式是利用芯片进行,主要是DNA微阵列芯片。芯片技术从上世纪90初期开始研究到现在,已经有近三十年时间,目前已经应用到诊断当中,用做疾病筛查。荧光原位杂交最核心的地方在于诊断试剂而非设备。目前的检测方式主要采用荧光标记的方式,在灵敏度方面,已经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因此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标记方式相对较少。



美谷分子GenePix 4300A&4400A微阵列基因芯片扫描仪


第四代基因测序成为资本追逐热点


基因测序的发展,从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代,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原理上,第一代测序仪可认为是人工操作方法的仪器实现,相对比较简单。现在的第三代测序和第四代测序的原理已有一定区别。目前,高通量测序的需求很大,发展很迅速,国内在基因测序仪器的发展也将会越来越快。第三代和四代测序仪的价值在于直接读取功能大,但成本很高,测序时间长。把测序降到10美元以下是全球相关企业追求的目标,如果实现,测序在诊断中的应用将会更多的取代其他技术。



四代测序,即纳米孔技术测序,目前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容量约为几十亿美元。原理很简单,就是DNA链打开后穿过一个很细的孔,单个碱基对通过纳米尺寸的通道时,会引起通道点穴性能的变化。四代测序具有高读长、易集成、小型化、高速度、大通量等优势。纳米孔所通电流很小,为10-18-10-15A,远低于荧光检测电流,所以目前检测时间大约需要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后期有望将测序时间缩短到半小时。


纳米孔主要包括两大类生物纳米孔和固态纳米孔。生物大分子纳米孔发展较早,已经有了相应的设备,体积很小,准确率较低。固态纳米孔,目前还是实验室水平,有少数四代测序公司已经开始做固态纳米孔测序仪。固态纳米孔的检测方式很多,在基底上做一些材料掺杂,具有半导体特性,可替代光学器件,精确度也等性能指标更好。因为固态纳米孔使用的是标准的微电子工艺,如果可以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测序仪生产成本,值得推广。


测序结束后,数据处理比其他诊断方法更为复杂。免疫检测的IVD设备后期用到的主要是数据库管理,无需数据处理,但是分子诊断数据需要用算法进行处理,这些算法也就是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源头。目前来讲,做算法的人才和做软件的人才都并不缺乏,缺乏的是能够将算法做成软件的人才,这是基本事实。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发表了很多算法相关的论文,但是软件依旧很少。目前很多检测机构所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多是英文软件,很多还是开源软件,这种软件不适合医院检验使用。因此,数据处理软件不足,对测序设备在临床的应用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除了上述测序技术,DNA条形码与测序结合起来,未来在临床上或可发挥一定的作用。DNA条形码是利用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较短的DNA片段在物种内的的特异性和种间的多样性而创建的一种新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目前主要用于物种鉴定。


MedTrend  ∣ 医趋势

医疗前沿资讯 | 趋势观察洞见 | 组织与领导力 | 人才解决方案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1. 全球IVD风云榜:独立向前-奥森多医疗
  2. 全球IVD风云榜:微生物领导者-生物梅里埃
  3. 全球IVD风云榜:血液分析领导者-希森美康
  4. 全球IVD风云榜:POCT霸主之危-美艾利尔
  5. 全球IVD风云榜:耗材为王-碧迪诊断
  6. 全球IVD风云榜:仪器王者入局-赛默飞世尔
  7. 全球IVD风云榜:站在巨人肩上-贝克曼库尔特
  8. 全球IVD风云榜:继往开来-雅培诊断
  9. 全球IVD风云榜:德国战车-西门子诊断
  10. 全球IVD风云榜:难以撼动的巨人-罗氏诊断
  11. 政策风暴下,IVD经销商的破局之路!
  12. 聚焦丨中国分子诊断行业研究
  13. 分子诊断IVD设备的发展史
  14. 全球体外诊断(IVD)行业TOP4,国内企业应如何借鉴?
  15. 新的里程碑 理邦进军分子诊断领域
  16. 宋海波:我国体外诊断关键原材料现状及思考
  17. IVD最成熟的技术领域,蕴藏着怎样的机遇?全球及中国大比拼!
  18. 珀金埃尔默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魏义彬:聚焦体外诊断的价值投资
  19. IVD行业为何即将开启千亿市场?
  20. 论区块链技术对医疗领域及IVD行业的变革
  21. 寒冬将去,万物复苏,基因检测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热潮
  22. 生物技术公司Medix Biochemica收购Lee Biosolutions,拓展其IVD生物原料业务
  23. 8项体外诊断指导原则重磅发布!
  24. POCT创业巨头Quidel 40年启示录
  25. 医药:看好受益于政策利好的IVD行业发展
  26. 2019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27. 掌上型分子诊断POCT仪即将量产,比格飞序A轮融资数千万元
  28. 药监局发布医械、体外诊断产品利好消息
  29. 医学检验四大新兴技术行业发展现状
  30. 国内微流控技术:IVD产业最早迎收获期 四家企业完成亿元融资
  31. 14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32. 罗氏血液检测GALAD获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33. 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2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
  34. FDA紧急授权首个新冠POC即时检测产品
  35. 30分钟内出结果!FDA紧急授权一款手持式新冠病毒检测设备
  36. 24例阴性样本检出18例“复阳” 可能是试剂盒的缘故
  37. 华大基因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PMDA认证
  38. 迈瑞医疗去年营收净利双增 疫情或成拓展海外版图契机
  39. 分析IVD“潜力股”之POCT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40. 新冠检测试剂盒多国获批 华大基因一季度净利润预增最高45%
  41. 迈瑞、鱼跃2020Q1业绩大增 万亿医疗器械市场“诱人”
  42. 更快捷、更安全!FDA批准首个COVID-19唾液检测产品
  43. 揭秘CT售后管组件市场:50%的市场份额是如何炼成的?
  44. 雅培大规模发放试剂盒 多款测试获FDA紧急使用授权
  45. GDP下降6.8%,109家医疗上市公司2020年Q1业绩预告!
  46. 华盛顿召回1.2万套新冠病毒检测盒 因可能受到污染
  47. 硕世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48. 首个可以在家检测的COVID-19检测试剂盒获批
  49. 硕世生物Q1扣非净利润暴涨7倍 核酸检测市场谁吃肉谁喝汤?
  50. 湖北省开启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中采购
  51. 湖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采结果出炉 6家企业入围
  52. COVID-19抗体检测待解难题:数据是否可信?需要多精确?
  53. 黑龙江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采结果公布 多家竞价高于湖北中标价
  54. FDA对COVID-19抗体检测产品“动刀” 数据不达标面临退市风险
  55. 首款CRISPR新冠检测获FDA紧急使用授权
  56. 百亿市场显现 却频遭退货 国产新冠检测试剂盒出口风险加大
  57. 湖北新冠检测入医保 全国各省市跟进!?
  58. 美国FDA批准首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59. 药明奥测与赛默飞、Mayo Clinic合作开发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
  60. IVD四巨头2020 Q1财报出炉!巅峰对决下的两极分化
  61. 第三方医检机构切入个人核酸检测 C端业务会成为增长新引擎?
  62. 6省联合集采新冠检测试剂盒 10家企业中选
  63. 清华大学团队研发核酸检测卡盒 居家检测半小时内出结果
  64. 疫情大考下谁过关?第三方医学检验未来或迎行业整合期
  65. 北京疫情“复发” 却迎来“新冠检测试剂”全面涨停
  66. 凯普生物核酸检测试剂盒被列入WHO应急使用清单
  67. 华大基因控股子公司新冠抗体检测产品获批
  68. 北京:日核酸检测能力由4万份提升至30万份以上
  69. 华大基因4000万元转让华大因源40万注册资本
  70. 基准医疗携新一代甲基化液体活检测序技术亮相2020AACR年会
  71. 中美核酸检测价格大公开,相差百倍还觉得贵?
  72. 透景生命:子公司取得4项医疗器械注册证
  73. 核酸提取试剂(磁珠法)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74. 基因编辑公司Sherlock与Binx合作,开发首个基于CRISPR的快速即时新冠病毒检测
  75. 百亿血制品行业现状及上市公司实力比拼
  76. 硕世生物新冠检测试剂盒列入WHO应急使用清单
  77. 万泰生物新冠检测产品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
  78. 迪瑞医疗2项医疗器械产品获欧盟CE认证
  79. 来了!迈瑞最新业绩公布
  80. 4000亿市值迈瑞医疗的虚火与真金
  81. 安图生物两款产品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82. 相达生物科技新冠病毒提取试剂盒获得欧盟认证
  83. 丽珠集团分拆试剂板块上市 看的是800亿市场风口?
  84. 药械产业 中国 VS 全球:IVD领域,走向精准
  85. 万泰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被列入WHO应急使用清单
  86. 5美元 15分钟出结果……雅培便携新冠检测卡获FDA紧急使用授权
  87. NEJM:张锋团队发布简易CRISPR新冠检测2.0版 提高检测灵敏度
  88. 疫苗、检测试剂双双暴涨 竟因“青岛疫情再次爆发
  89. 德国肖特NEXTERION®,小玻璃助推血检行业大变革
  90. 雅培2020财报:年营收+10%!十年杰出雇主如何在逆风中双位增长?
  91. 本土化创新再加速 贝克曼库尔特与强盛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92. 因美纳与红杉中国联手,专注基因组学的孵化器落地中国!
  93. 流式细胞仪爆火,这家中国企业站在了风口之上
  94. 2023 CMEF|迈瑞跃上智慧医疗新台阶
  95. 贝克曼库尔特临床诊断中国区总经理陈小穗:以长期主义原则看中国市场
  96. 进博老友“新秀”!「快奥森多」一展创新“加速度”
  97. 何以穿越周期?这家超160年历史的医械巨头给出答案!
  98. 首次集团层面参展,多款重磅首发新品!解构贝克曼库尔特的本土成长密码!
  99.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疗管理再添利器,罗氏诊断首个本地化研发新品隆重亮相
  100. 创升中国背后,贝克曼库尔特如何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底座?
  101. 补全特殊项目!罗氏诊断发布凝血项目新品
  102. 罗氏诊断MyLab+实验室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全新升级
  103. “超速”进入国产化新阶段!快奥森多做对了什么?
  104. 打响IVD外企“DeepSeek”第一枪,贝克曼库尔特数智化为何这么快?
Copyright ©208
MedTrend, All Rights Reserved.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MedTrend医趋势
沪ICP备15032511号-4
采集